生态河北   ●   美丽中国     今天是:

要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讯要闻 > 要闻
衡水湖:京南第一湖 春水美如画
发表时间:2018-03-02

衡水湖:京南第一湖 春水美如画 

    广阔的湖面上快艇疾驰、群鹤纷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1清晨,雨停了,一夜的风吹散了污浊的空气。素有“京南第一湖”之称的衡水湖畔的沿湖公路开始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人们享受湖区的景色,更享受清新、湿润、畅快的呼吸。此时的衡水湖景色算不上漂亮,但仍有不少人来这里享受自然的美和惬意。骑车、徒步、垂钓、拍照……在这一片华北平原保存最完整、单体水面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独一无二的美妙。

    顺着沿湖公路前行,我们在绳头村村口遇见忙碌的68岁老汉万茂存。那天老汉起得很早,他要准备迎接一批北京来的游客。他的农家院可以接待十几名游客,在旅游旺季月收入能过万元。“早些年,限制开发、打鱼,还有点不理解,现在看来搞旅游确实比打鱼挣得多,还轻松。”万茂存说,湖区原来有很多渔民,现在这些渔民大多已放弃打鱼,“上岸”搞起了农家院。渔民们还是在靠水吃水,只不过从打鱼到搞服务换了一种更生态环保、更持续久远的“吃法”。

    衡水湖所在的地方几千年前曾是一个巨大的古湖泊,衡水湖是1958年在此建设水库后才有的名字。1958年开建,但到1978年衡水湖才成为一个功能比较完备的蓄水工程,但水源问题始终困扰衡水湖。原来靠上游滏阳河蓄水,但随着滏阳河上游来水越来越少,1985年又修建了从卫运河跨流域引水到衡水湖的“卫千”工程,直到1994年引黄入冀工程落实才彻底解决了水源问题。有了稳定的水源,衡水湖的水域、沼泽、草甸、滩涂、林地等多样化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恢复,也成了衡水市一张骄傲的“城市名片”。

    为了保护湖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衡水市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所有的入湖排污口被封堵,燃油船只全部更换为电力或燃气动力;湖区周边400多家企业完成搬迁;沿湖造林面积达到10万多亩,形成了既有生态作用又有景观效果的防护林带。目前,衡水湖水质由过去局部劣五类达到了总体三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立方厘米。按照计划,今年衡水湖将清除底层腐殖质50万立方米,投放鱼苗160万尾;购置对水质、底泥等各类生态指标进行监测研究的仪器设备、实验船只,进行常态化的监测研究。

    恢复和保护衡水湖是基础,绿色发展才是硬道理。按照湖区建设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总基调,近年来已陆续建成游船码头、衡水湖景区主入口广场及汉魏、龙源等大型酒店,而总投资25亿元的闾里·汉文化旅游小镇已列入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今年,又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正在推进实施。目前沿湖已有36个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到2020年全部的沿湖村庄都将建成美丽乡村。(河北日报记者赵威、马路 通讯员 陈康摄影报道)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
冀ICP备2021029029号-1
促进会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中路375号金石大厦B座304室   电话:0311-86964236/0311-86962760 监督电话:0311-86964236
网站服务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313号   邮 箱:hbstwm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