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呵护一湖碧水 走出生态特色发展之路
发表时间:2022-09-12

俯瞰衡水湖梅花岛。陈康摄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上唯一保持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设立于2011年,因湖而建,因湖得名,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发展之路。
衡水湖每年实施增殖放流。王铁良摄
“这些年,爱心团体、市民、游客,还有我们这些原来的渔民,都把爱护衡水湖当成了自觉,救助伤鸟、辅助巡湖、冬天投喂鸟粮等都已经成了常事儿。”该区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巡湖员,王家宜子村村民李国忠说。5年前,他还是一名靠水吃水的渔民。他一边划船在水上巡查,一边感慨:“违规捕鱼、偷猎鸟类等几乎杜绝,垃圾、臭水污染根本没有了,我们的工作也‘清闲’了。水清了、岸绿了,在这里安家的鸟也越来越多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滨湖新区生态保护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目前,衡水湖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植物538种、鱼类34种、昆虫75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7种、哺乳类动物20种、鸟类33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青头潜鸭、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都会来衡水湖栖息、育雏,这标志着,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衡水组织小学生们到衡水湖进行自然生态研学。高艳争摄
正确把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绿色、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滨湖新区一直坚定不移的方向。带着这份“绿色”坚守,滨湖新区发展态势良好。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2.36亿元,同比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34元,同比增速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3元,同比增速10.4%。
<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top: 0px; line-height: 36px; 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font-family: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 wenquanyi="" zen="" hei",="" "wenquanyi="" micro="" sans-serif="" !important;"=""> 放眼未来,滨湖新区正在生态保护前提下,围绕衡水湖努力打好生态、研学、冀文化三张牌。作为河北省唯一推荐景区,衡水湖将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独具魅力的衡水城市“会客厅”,从一湖碧水驶向新的发展航程。(商帆、黄建)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重点推荐
友情链接
- 政府部门
- 生态联盟
- 社会组织
- 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