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北   ●   美丽中国     今天是:

文明乡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乡村
千里沃野绘诗画田园——石家庄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发表时间:2024-04-09
       千里沃野绘诗画田园

  ——我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春暖花开,草木葱茏。

  广袤大地,处处春意盎然。笔直整洁的乡村道路穿过错落有致的民居伸向远方;笑意盈盈的村民正在果林里、大棚内辛勤劳作;独具特色的游园广场上,老人们闲适地唠着家常……干净、靓丽、优美的“高颜值”村落阐释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浓墨重彩描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我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经验,立足本地特色,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按照一个乡镇打造一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一个村谋划一个兴农富民产业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环境好起来 生活美起来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行走在鹿泉区上寨乡常河村,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与群山、村庄、田园、河流、道路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画卷。

  “现在房前屋后都干净了,道路也平整畅通了,我们没事就喜欢坐在门前说说话。”

  “家家户户改造了厕所,使用起来方便又卫生。”

  “你看现在的村里,环境好了,有广场也有小游园。”

  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村里的大变化。

  元氏县苏阳乡纸屯村村民王丽改退休后想回村居住,过上安静怡然的乡村生活。但之前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用水、用气也不方便,并且没有污水管网,夜间出行缺少照明,王丽改回归田园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

  这两年纸屯村大变样,全村铺设供水管网7000米,1200户村民安装智能水表。同时,还给村里的大舞台、村民服务中心、街道安装了照明设施。村里的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

  如今,王丽改开开心心回到老家,还把自家小院打造成了美丽庭院,享受起了高品质的田园生活。

  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家园。前不久我市印发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借鉴、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一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发展理念深刻变革,乡村环境深刻重塑。昔日灰头土脸的“小村庄”变为今天整洁宜居的“美丽村”,如今在我市比比皆是。

  吃上产业饭 端起幸福碗

  建设和美乡村,不仅要环境更美、生活品质更高,还要让百姓的钱包更鼓、幸福成色更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高邑县万城镇立足资源禀赋,在推进产业富民带动乡村振兴实践中,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种植项目,巧打季节差、时间差,推动设施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碧玉嫣红百媚生,春风吹处果盈盈。万城镇西良庄村富良合作社的草莓棚满棚飘香,红绿搭配的“莓”景令人心生喜悦。大棚种植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草莓的采摘期可从当年12月持续到次年6月,采用“采摘+销售”的发展模式,除了供游客现场采摘外,还与大型超市合作,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舌尖上的享受,也给农户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花香蜂自来”。眼下,万城镇榆林村的甘蓝菜、西兰花大棚绿意盎然。有机甘蓝菜从一开始的播种、施肥、覆膜到浇水,60天后即可成熟收获。成熟之后,来自各地的菜商直接到大棚采购,非常畅销。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富则群众富。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撑起了产业振兴的新希望。我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种植品种,推广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温室果蔬品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创新之举,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果蔬种植、振兴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文明润乡土 新风拂心田

  和美乡村,既要物质生活富裕,更要精神生活富足。在建设和美乡村的道路上,我市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有了这个活动中心,很开心、很幸福。在这里,我们锻炼了身体,增长了知识,有一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栾城区夏凉村李西辰高兴地说。

  在夏凉村,除了活动中心,还筹建了武术馆、书法室、图书馆、民俗馆、村史馆和便民服务室,为村民文化体育生活提供广阔的平台,真正做到从小到老,从男到女都有一个适宜的学习、锻炼、娱乐的场所,把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落到了实处。

  不只是栾城区,鹿泉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举办“文明闹元宵 乐享团圆年”实践活动、清明节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浓情端午 粽情歌唱”百姓歌声歌唱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让群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沐浴和美乡风的温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了基层群众的精神乐园。

  擦亮乡风文明“底色”,塑造乡村振兴之“魂”。鹿泉区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了新寨村“干群夜谈会”、铜冶镇“帮大哥”、岗上村“积分治村”、张堡村“公心账”、东郭庄村“德育治村”,获鹿镇“镇域大脑”等一批乡村治理典型经验,并入选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环境美了,产业有了,村民富了。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我市从农民需要出发,从农民喜好着手,乡村正在实现全面提升,朝着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记者 杜倩倩)

来源:石家庄日报

冀ICP备2021029029号-1
促进会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中路375号金石大厦B座304室   电话:0311-86964236/0311-86962760 监督电话:0311-86964236
网站服务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313号   邮 箱:hbstwm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