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集中整治“双违”专项工作汇报会。李凯萌 摄
河北省住建厅一行听取范家店片区拆违情况介绍。李凯萌 摄
洋河口码头违法建筑拆除情况。李凯萌 摄 长城网秦皇岛6月23日讯(李凯萌 记者 祖迪)6月21日至22日,河北省住建厅一行到秦皇岛市听取该市集中整治“双违”专项行动工作汇报,并赴北戴河区、抚宁区、秦皇岛开发区、北戴河新区整治“双违”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据悉,2016年以来,在市委书记孟祥伟的谋划和提议下,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美丽港城、国际化城市目标,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双违”专项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彻底消灭各种违法用地和违法违章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拆除“双违”19631处、面积804.79万平方米。 集中整治行动围绕“四个实”“十二个到位”,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举措,构建了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夯实整治基础 思路谋划到位。确立了集中整治的“6个原则”,即严格依法、一视同仁;发动群众、党员干部带头;确保所有工作可核查、能追责;科学制定政策,一抓到底;加快审批改革,提高服务水平;把处理干部和提拔干部结合起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和不作为的干部。 组织部署到位。成立高规格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召开全市集中整治“双违”专项行动动员大会,提出“六个务必”“四个不允许”,即“务必突出整治重点、务必科学排查认定、务必坚决果断整改、务必严肃责任追究、务必注重方式方法、务必确保整治成效”,“不允许拆小不拆大、不允许拆软不拆硬、不允许拆明不拆暗、不允许拆民不拆官”。 宣传动员到位。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开辟专栏,在宣传窗、墙报等社区媒体设立专版,在街头电子屏开辟专用时段,同时广泛发放明白纸、悬挂条幅,在全市形成立体化整治“双违”宣传格局。 压实干部责任 责任分解到位。组织各级干部对每个县区、镇街、村居进行网格化踏查,努力把各类“双违”问题纳入进来并向社会公示。 压力传递到位。建立党员干部包片责任制,将全市所有整治“双违”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量化到每一个领导、每一个干部身上,明确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包片长。 纪律约束到位。明确集中整治的责任主体是县乡村三级,主要力量是党员干部,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必须无条件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带头拆除“双违”,形成示范效应。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已签订“双违”整治专项行动保证书、承诺书17万份,市纪委约谈“双违”人员近4000人,对拒不拆除、拒不整改的党员干部纪律处分86人,形成了极大震慑作用。 做实工作保障 协调督导到位。市整治“双违”办公室加强日常组织、协调、督导,采取情况汇总与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县区推进整治工作。每周对各县区完成进度情况进行排名,对连续3周排名末位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 依法行政到位。秦皇岛市政府法制办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工作,从“双违”的法律认定、拆除行为的实施、代履行三方面入手,制定了《拆“双违”工作一般法律程序》,为各县区工作提供政策依据。组织“法律服务团”,为“双违”专项整治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保障,确保强制拆除行动依法推进。妥善制定强制拆除预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判,并做好应对准备。 群众监督到位。秦皇岛市委办公厅、城管、规划、国土等部门和各县区向社会公布“双违”举报电话并安排专人值守,对涉及“双违”的举报进行专项处理,并按照规定程序向举报人进行反馈。同时,依托手机APP客户端和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全民监督参与整治“双违”专项行动的格局,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
“双违”整治云平台和APP演示。李凯萌 摄 落实民生理念安置疏导到位。抽调精干人员入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担当作为到位。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调研,统筹谋划,一线指挥,强力推进,确保整治工作按计划稳步开展。 拆后利用到位。在做好拆除工作的同时,各县区按照拆绿结合、拆建结合、拆改结合、拆创结合的四个“结合”原则,充分利用拆违腾出的土地资源,使其发挥更大效益,做到“即拆、即清、即整、即建、即美”。 |
据悉,下一步,秦皇岛市将继续把“双违”整治当作依法从严管理城市、建设国际化城市、加快城市转型的关键抓手,彻底打赢整治“双违”攻坚战。
实行网格化管理
按照“以控为主、控拆结合”的要求,将全市所辖区域划分为四级网格,建立“分级负责、分片包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拆违责任网络,深化落实包片责任制,实现“双违”整治全覆盖、不留空档死角、不交叉重叠。建立预防、巡查、报告、查处机制,成立网格化巡查队伍,推行联合执法、部门联动,对各类“双违”出重拳、零容忍,并跟进做到即拆、即清、即整、即建、即美,使每一寸土地有人管、管到底、管到位,实现拆违工作和流程的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连续攻坚的整治行动、一抓到底的高压态势。
强化“双违”考评机制
制定《秦皇岛市集中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考核办法》,以严格考评为抓手,强力推进整治行动向纵深开展。每年度组成专项考核组,根据整治“双违”行动时间节点和年度工作进展要求,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核查等方式,对上年度县区“双违”整治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挂钩,作为评定年度考核等次以及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在市级媒体上进行公示。将整治“双违”行动纳入《秦皇岛市城市区城市管理工作考评办法》,每季度对各县区整治情况进行整体评分,并将考评结果公开通报。
建立“双违”黑名单制度
建立“双违”行为“黑名单”制度,对在集中整治“双违”行动中拒不执行处理决定的单位和个人采取限制措施。凡是严重违法占地、违法违规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将进入“黑名单”,禁止参与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工程招投标等活动;对参与违法占地、违法违规建设且拒不整改的个人,其名下的商品住宅将在房产登记部门被“冻结”,禁止交易过户;对于利用违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建设、消防、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不予核发各类许可证。
深入开展“无双违”创建活动
出台《秦皇岛市“无双违”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无双违”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各级成立“无双违”创建考评领导小组,以无存量“双违”、无新增“双违”、无重大群体责任性事件和安全事故、无规划盲区、无管理死角的“五无”为标准,全面做好考评工作。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拆违先进典型宣传,组织优秀故事会到各县区巡演,让干部群众从中受到教育、赢得支持。把整治“双违”工作的模式和经验做法,拓展延伸到全市其他工作之中。
- 政府部门
- 生态联盟
- 社会组织
- 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