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北   ●   美丽中国     今天是:

城乡治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治理
生态中国:邯郸市肥乡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发表时间:2020-07-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肥乡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全力打造“生态新区、富裕新区、美丽新区”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新区”放在首位,作为立区之本,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使城乡面貌和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肥乡生态环境最大的短板在农村,309国道横贯东西但两侧杂乱无章,私搭乱建严重;纵穿南北的三条河渠两侧杂草丛生,多处形成了臭水沟;农村普遍脏乱差,生活垃圾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没有农村人居环境的大变化,就没有全区生态环境的大提升,就难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难以吸引、聚集和承载先进的生产要素。对此,肥乡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从2017年309国道、定魏线拆违治乱抓起,到2018年农村基础设施攻坚、2019年农村改厕和“双代”,再到2020年村庄庭院绿化和小街巷硬化,先城区后乡村、先沿线后村内、先干部后群众,每年都搞环境整治,在全域范围、举全区之力层层推进、逐步提升。

  拆违治乱,环境整治。针对违法占地整治工作,该区先后印发了《关于建立县乡村三级自然资源监管网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国省干道及重点道路两侧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乡村两级及基层自然资源所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加强乡(镇)村土地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乡镇、村委会的工作职责。区委、政府每次都召开全区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区领导多次到9个乡镇拆违现场查看进度、指导工作,有力地推进了违法占地整治工作。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违法占地整治、土地例行督察问题整改等进行安排、调度,推进工作。同时,完善和强化了县乡村网格化监管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共同责任监管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一系列土地长效监管机制。执法人员定员、定岗、定巡查区域,严格按照分管区域,实行“人防+技防”的管理模式,开展全天候、无死角的执法巡查;利用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系统的一张图数据平台,实现执法监管网上办公。各部门协调联动,对拆违企业实施断水、断电,推进拆除工作的进展;对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达到移交移送标准的,由公安部门提前介入,强势推进攻坚行动。

  持续大力度推进造林绿化。该区深入实施庭院绿化、农村绿化、廊道绿化、城镇周边绿化、农田林网绿化、河渠绿化、林果基地等工程,连续4年掀起造林绿化热潮,新增造林面积13.56万亩,是市下达“十三五”任务的近3倍,森林覆盖率增长14个百分点,构建了以城区为引领、以乡村为基础、以通道为纽带、以片林公园为支撑的高品质城乡绿化体系。绿色成为肥乡最大的生态优势和底色。

  在农村坑塘整治中,肥乡区实现“一塘一策”,对全区1180个坑塘逐一编号,制作“身份证”,利用现有废弃坑塘,进行清淤造景,并铺设引水管线,使坑塘与河渠相连,形成循环水系,打造水景观先后打造了肥义公园、凤湖湿地、郊野公园、窦默公园、滨河公园、葛仙湖等生态旅游景点。同时,以水为媒,开发出了东刘家寨村桃花节、田寨村梨花节、南赵村菊花节等旅游品牌,使得肥乡区的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吸引了大量游客。2019年,全区共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18%。

  如今,走进肥乡区各个村庄,街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让人赏心悦目。近年来,肥乡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拆违治乱、厕所革命、垃圾治理、造林绿化等重点工作,刷新“乡村颜值”,使全区265个村庄焕发出“干净、整洁、有序”的崭新面貌,给群众带来满满幸福感。(李耀彩)

来源:中国网
冀ICP备2021029029号-1
促进会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中路375号金石大厦B座304室   电话:0311-86964236/0311-86962760 监督电话:0311-86964236
网站服务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313号   邮 箱:hbstwm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