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中指出,全市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严密部署、量化目标、压实责任,积极推动各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精准、有效落实。通过坚持差异化管控、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强化联防联控、区域协作,实现最大限度“削峰降速”。2022年,除沙尘天气影响外,定州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8天以内。
一、精准预报,强化会商研判
为做到早预警、早启动、早减排、早见效,强化科学研判和能力建设,规范相应程序,加强生态环境部门和气象部门联合会商,提升气象变化趋势、空气质量状况、历史同期数据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综合分析水平,形成7天趋势预测能力。提前72小时发布污染天气预警,精准识别污染来源,及时预报污染过程发生时间、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精准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二、精准核算,实施差异化管控
坚持“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完善应急减排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科学编制应急减排清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实施绩效分级管理。指导重点排污单位制定“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方案,明确应急减排措施核查方法,做到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可追溯。优先保障正面清单企业(项目)正常生产建设,涉VOCs企业或生产工序实行错时生产,确保应停尽停、重点时段减排措施及时落实。
三、精准应对,夯实减排措施
强化工业园源、移动源、面源管控。严禁“一刀切”,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工业源实施差异化管控。根据空气污染程度和扩散条件,加强夜间管控,并结合实际实行强化管控措施;重点用车单位制定“一企一策”错峰运输方案,分时分区分段管控,严禁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橙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停止使用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大宗物料运输单位按规定停止使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载货车辆运输;依托在线监控、视频等科技手段,加强施工工地、交通运输扬尘防治,实施重点扬尘源全方位监管。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施工工地禁止土石方、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等作业。通过优化苫盖、洒扫等抑尘控尘措施,加密城市道路湿扫作业频次,有效减少二次扬尘污染。
四、精准响应,健全制度机制
完善指挥调度、区域应急联动、执法监管落实等相关工作机制,及时改进并消除薄弱环节,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24小时值班值守调度,确保重污染应急预警响应的各项指令和工作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企业。通过加强周边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督导帮扶和执法检查,精细管控、精准应对,全链条、全环节监管,确保各项重污染应对措施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制止、依法查处。
五、精准服务,完善管理措施
动态管理,突出标杆引领作用。开展“升A晋B”专项行动,完善正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扩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应急减排的实施范围,增强企业主动减排意识,推动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信息来源:定州
上一篇:衡水“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治水
下一篇:河北将建成完备的林草产业体系
- 政府部门
- 生态联盟
- 社会组织
- 会员单位